您的位置:首页 >财经 > 正文

共享充电宝涨价背后:市场格局经几轮迭代

距2017年共享充电宝“元年”已经过去了两年。彼时,乘着共享经济的一路东风,共享充电宝成了资本的“宠儿”。如今,那些亮眼的融资故事在时间的打磨中逐渐变得不太醒目,而近期部分点位涨价再次为共享充电宝引来各方关注。

“当你在质疑市场的时候,入局的人早已赚得盆满钵满。”一家小型共享充电宝品牌的销售人员王华在看到共享充电宝涨价新闻后,在朋友圈发出了这样一句话。在王华看来,价格上涨无疑是售卖共享充电宝的一大利好,这意味着和此前相比更高的收益和利润分成。

比起王华的狂热,多数共享充电宝企业感受到的是更莫测的用户和更激烈的竞争。

“冲着风口融资的时代已经过去,行业迎来终局之战。”国内某共享充电宝品牌从业者王鑫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共享经济大热之时真正能给资本带来收益的好项目并不多,共享充电宝则让很多资本看到了新的机遇。目前的创投环境和当时相比大不相同,整个行业也逐渐褪去浮躁,开始了最后的较量。

涨价背后:市场格局经几轮迭代

李圆在2017年共享充电宝市场最热的时候入局,见证了这个行业的起伏兴衰。

当年1月,河马充电以及小班充电宣布完成1500万元以上的天使轮融资。当年3月,小电获得金沙江创投以及王刚等投资人数千万元的天使轮融资,与此同时,街电获得IDG资本和欣旺达的数亿元A轮融资。

紧接着,来电也宣布获得SIG资本、九合创投约1.3亿元的A轮融资。而后入局者如怪兽充电、充充、小宝充电、掌充、魔宝电源等,纷纷宣布获得了数百万元到数千万元不等的天使轮融资。

2017年5月初,聚美优品向深街电注资3亿元的动作,引起普思资本董事长王思聪和聚美创始人陈欧二人的“舌战”。

在融资火热的同时,王思聪在朋友圈发出“共享充电宝要是能成我吃翔,立帖为证”,热议四起。随后,陈欧转发并在微博表示:“不是每个项目都能做成,本来创业成功就是一件小概率事件,街电做不成可以做公益。”

现在看来,共享充电宝已形成了不小的市场。艾媒咨询公布的《2019上半年中国共享充电宝行业研究报告》数据显示,2018年,国内共享充电宝市场用户数已经突破1.96亿,预计2019年用户数将超过3亿。

而近期,因为涨价事件共享充电宝再次成为镁光灯下的焦点,与此同时,行业也发生了起起伏伏的变化,市场格局经过几轮迭代形成“三电一兽”的局面。

针对目前市场的涨价情况,街电CEO万里表示,产品租借的价格与实际市场需求和商家经营情况相关。2019年初,在其他共享充电宝公司调价之后,街电也将部分机器从1元/小时调整到2元/小时,目前仍有机器保持1元/小时(主要考虑当地的消费水平)。

“不认为涨价是未来趋势,这只是个别现象。”李圆坦言,涨价是行业竞争的产物。随着市场激烈的竞争,一些企业不得不在保证利润的前提下开出一些点位较高的价格;另一方面,在一些特定的场景,用户对于价格并不敏感。例如,酒吧、夜店的用户,5元1小时的价格并不离谱。

此外,有共享充电宝销售商表示,部分点位较高的价格也可能源于利益的驱动,一些直接购买共享充电宝的商家有修改租借金额的权限,前期共享充电宝客流比较稳定,尝到了营收“甜头”,不排除商家为了更多收益分成自行修改了价格。

市场之辩:赚钱还得靠用户流量

涨价让外界的目光重新聚焦这个行业,外界也开始重新审视,共享充电宝到底能不能留住用户?

记者连日走访多个商圈发现,共享充电宝已经成为大型商超的标配。8月19日中午,《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北京CBD附近商场看到,各类商户均提供共享充电宝,包括大型商超、餐饮门店、培训机构等,主要有街电、来电、云充吧等品牌。

“高频用户年均使用共享充电宝50次以上,平均每周都会借用一次。”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监测平台Trustdata发布的《2019年中国共享充电行业发展分析简报》显示。

不过,高频次的使用并不意味着市场黏性。记者走访发现,目前共享充电宝更多还是偏重于场景化运营,距离用户习惯的养成还有一定距离。

“一般自己会在用餐时习惯性在店内寻找共享充电宝充电,在其他场景很难想起这一产品的存在。”共享充电宝用户郭美云对记者表示。

一位商家介绍,目前共享充电宝的用户更多是在店铺内享受服务的消费者,一般专门来找共享充电宝的人群比较少。

“谁能获得更多的用户需求,谁才有可能成为最后的玩家。”艾媒咨询CEO张毅表示,其在走访多家共享充电宝企业时发现,企业真正的大头收益依然是用户的充电需求,抢占用户流量依然是第一步。不论是新场景电子烟的探索或者广告增值服务,前提均是建立在稳定的用户流量上。

那么,经历了几轮迭代,共享充电宝的商业模式是否会出现一些新的风向。“我们更多是帮助商家赋能,用更多服务方式解决B端商家的痛点。”万里表示,街电在商业模式上开展了更多新的探索。例如,以“共享充电宝+”生态模式,通过广告、会员体系、周边产品以多样化盈利模式为探索,创造更多商业化的变现价值。

另一方面,从行业开始到现在,与商家的分成也逐渐变成一种常态。谈及行业认同的价值体系和标准,来电科技合伙人、CMO任牧认为行业还未到出标准的时候,至少在分成方面还未出现。“来电尽可能通过价值而不是价格的方式让商家得到利益,这也是有利于长线发展的举措”。

张毅认为,随着5G技术的升级,智能手机的更新迭代,用户对于手机用电的需求呈现上升趋势,这也为共享充电宝提供了新的市场空间。

商业竞争:很快会出现行业巨头

市场验证仍待进一步巩固,但商业竞争的步伐却从未停止。

按照万里的逻辑,经历多年的发展,共享充电宝经历了3个阶段。一是2015年底~2016年的1.0阶段,当时处于市场探索期,用户习惯培养和市场模式的试水期,共享充电模式可行性得到验证;2017~2018年进入2.0阶段,行业进入快速发展期,共享充电模式基本确立,行业快速发展,洗牌加剧。行业呈现马太效应,资源向头部玩家聚集,行业竞争壁垒逐渐建立,后续的新玩家很难进入;从2019年开始,行业进入逐渐成熟的3.0阶段,行业格局进入相对稳定而又激烈变化的时期,玩家之间竞争日益激烈。

一家共享充电宝投资方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相比2017年的高调发声,目前资本方和被投企业均进入低调发展的阶段,都在“暗中较劲”,反而不希望被媒体过度关注。

经过几年的洗牌和沉淀,与市场兴起的初期相比,共享充电宝正迎来“终局之战”。

“未来头部企业的市场还会进一步集中,而分羹者大概率是目前走在前列的几家企业。”一位共享充电宝企业负责人对记者直言。

“‘终局之战’这个词其实今年在业界非常火。”王鑫说,预计2019年底或者2020年初会跑出一家占据行业市场份额50%以上或两家占据市场份额共80%以上的企业。

王鑫同时称,“终局之战”并不意味着企业玩家会立刻消失。一些小的品牌仍然可能会在个别城市和区域做细分市场,但相比起头部的几家企业,该领域品牌的运作模式迥然不同,更多会关注短期的售卖利益等。

“生存和营利是2019年的关键词。”张毅表示,2019年整个共享充电宝市场经过前几年的洗牌,以营利为主要聚焦点成为业界的共识。他坦言,过去两年,不论是行业还是资本,态度变得有些犹豫。当下,整个行业进入“剩者为王”阶段。

任牧则强调,行业天花板远远还没有到,整个行业本身有很强的自我造血能力,营收能力也是一个“聚沙成塔”的过程。

关键词: 共享充电宝 涨价 市场格局

热门资讯

最新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