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健康险迎来巨大风口的同时,市场的一些乱象也正面临着监管的重拳出击。
1月10日,银保监会发布《关于近期人身保险产品问题的通报》,部分公司短期健康险的续保条款表述、费率厘定都成为了被监管要求整改的对象。
事实上,不只此次的公开通报,更受业内关注的是,短期健康险产品即将迎来新的规范要求,这将会对整个市场带来巨大影响。据第一财经了解,近日银保监会下发了《关于规范短期健康保险业务有关问题的通知(征求意见稿)》(下称“征求意见稿”)。而第一财经记者近日拿到的征求意见稿对于短期健康险的产品设计、续保、停售、定价、退保现价等方方面面都进行了进一步规范。
目前市场上的短期健康险产品主要是从前两年开始风靡的“网红”一年期百万医疗险。第一财经记者查询了目前市场上多个主流的一年期百万医疗险产品发现,条款在续保、退保现价等设置上均不符合征求意见稿的要求。如按目前征求意见稿规定,现有的已备案一年期百万医疗险均将在2020年6月1日前停售,以符合规范的更新产品来替代。
由于一年期百万医疗险主要由财产险公司提供,受牌照限制,它们无法涉入长期健康险领域。“这次的征求意见稿对一些主打一年期百万医疗险的财险公司整体影响还是很大的,按照要求,现有产品几乎都不符合,将面临停售更新。目前我们合作的财险公司也正在商讨如何应对。”一名有多年健康险经验的大型互联网保险平台高管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
业内人士分析称,整改之后这些短期百万医疗险和长期险相比吸引力将大大降低,但这也并不意味着财险公司未来会退出这个市场。
已备案产品面临停售挑战
短期健康保险,是指向个人销售的保险期间为一年及一年以下且不含有保证续保条款的健康保险产品。
从2015年开始,一年期百万医疗险就以其低保费、高保额、保障范围广等特点异军突起,成为互联网保险时代当之无愧的现象级“网红”产品,不管是大型险企、中小型险企、互联网险企均涉猎其中,而一些互联网财险公司更是将百万医疗险作为重点业务,之后又拓展到6年保证续保的长期百万医疗险。
中再寿险的数据显示,2018年,百万医疗险全年的新单保费规模达到了170亿元,预计2019年全年新单保费规模能达到300亿元,到2021年,中端医疗险可累计覆盖超过2.9亿人。
必须承认的是,百万医疗险对保险门槛的降低、保险意识的普及具有贡献,是一个很好的补充医疗险产品。但同时,短期健康险类似“承诺续保”的产品条款和宣传上的“套路”也被市场所诟病。
在2018年6月,原保监会就针对有消费者反映通过互联网购买的短期健康险产品到期后不予续保的问题,发布了《关于互联网渠道短期健康保险续保问题的消费提示》,明确“连续投保”不等同保证续保及短期健康保险不含有保证续保条款,谨防销售误导。
而此次征求意见稿针对的也是短期健康险的那些“小九九”,重拳出击,规范市场乱象,保护消费者权益。
其中,针对最受关注的续保问题,征求意见稿规定,保险公司开发的短期健康保险产品中包含续保责任的,应当在保险条款中明确表述为“非保证续保”条款。非保证续保条款中应当包含以下表述:本产品保险期间为一年(或不超过一年)。保险期间届满,投保人需要重新向保险公司申请投保本产品,交纳保险费,并获得新的保险合同,并规定保险公司不得随意停售。
另外,也规定保险公司不得在短期健康保险产品条款、宣传材料中使用“连续投保”、“自动续保”、“承诺续保”、“终身限额”等易与长期健康保险混淆的词句。
第一财经记者查询了市场上多个主流的一年期百万医疗险产品条款及宣传语,发现大部分产品在宣传页面已经没有“承诺续保”、“连续投保”等字眼,有个别产品条款已改为“非保证保险”条款,但仍有产品在条款中包含此次征求意见稿中禁止出现的字眼。
1月10日,银保监会再次发布《关于近期人身保险产品问题的通报》,其中点名通报了两家人身险公司信美相互和招商仁和的某个一年期非保证续保医疗保险续保条款中包含“自动续保”表述,提示“短险长做”的风险。
“其实上一轮监管之后,对于续保这块整个业内就有所整改了,我们在与财险公司合作产品时在宣传页面和产品条款等都比较注意。”上述互联网保险平台高管称。
但第一财经发现,不管怎样这些产品都没有在续保相关条款中强调需要重新投保的表述。
对退保现价的规范也是此次征求意见稿的重点内容之一。根据征求意见稿内容,保险公司计算短期健康保险产品的最低现金价值,应当采用未满期保费计算方法,其计算公式为:最低现金价值=保费×(1-m/n),其中,m为已生效天数,n为保险期间的天数,经过日期不足一日的按一日计算。
也就是说,退保时一年中剩下天数的保费均需返还。但在目前的一年期百万医疗险中,第一财经发现大多数产品在计算退保现价的“未满期净保险费”公式中需要再扣除一定比例的手续费。从第一财经查询的近十款短期百万医疗险产品来看,这一比例从10%到25%不等。
“如果按照征求意见稿的要求,市面上现有的一年期百万医疗险都将面临停售,之后市场上将迎接新一批的符合监管要求、更为规范的产品。监管也给了一定的缓冲期,财险公司也会想办法应对和整改更新现有产品。”上述互联网保险平台高管表示。征求意见稿要求,已经备案销售的短期健康保险产品,应于2020年6月1日前停止销售。
抑制行业风险抬头
而从行业风险上来说,尽管百万医疗险成为“网红”,但另一面,市场的非理性竞争也在抬头,费率走低,免赔额下降,保额虚高,健康险整体的赔付率增速甚至一度超过保费增速。
银保监会数据显示,2019年前8月健康险保费收入同比增长31.5%,远高于其他险种。但值得注意的是,健康险赔付支出的同比增长更高,为37.6%。
有业内人士表示,目前百万医疗险市场中有部分险企采用“锚定竞品”的策略,即定价不跟着风险和精算来定,而是根据竞争对手的价格来定,这种价格战是非常不好的趋势,应避免健康险市场出现车险市场出现过的乱战。
怡安再保险解决方案健康险业务大中华区负责人李纯侃就在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表示,目前百万医疗险尽管整体还是盈利的,但费率已经到了极致,持续的价格战会造成之后的发展空间越来越小,而再保方面也感受到了相应压力。
“财险公司的问题是一方面可以让客户续保,但另一方面没有按照长期数据来进行精算假设和定价,一些年龄段上定价明显不够充分,这也是监管比较担心的一点。”上述高管表示。
因此,这次征求意见稿也明确规定,保险公司不得设定严重背离理赔经验数据基础的、虚高的保险金额。产品定价所使用的各项精算假设应当以经验数据为基础,不得随意约定或与经营实际出现较大偏差。
“网红”一年期产品何去何从
在今年1月2日银保监会发布的《关于促进社会服务领域商业保险发展的意见》中对于健康险的规模展望是:力争到2025年,健康险市场规模超过2万亿元。
这一消息的出台,释放出监管将加大力度支持健康险发展的信号,无疑让业内对整个健康险市场的未来充满了信心。百万医疗险目前则是整个健康险市场的主力险种。
事实上,从2018年6月银保监会对于短期健康险续保的消费提示,到2019年12月开始施行的新版《健康保险管理办法》,再到此次的征求意见稿,监管对于短期百万医疗险的“敲打”力度一步步升级。业内人士表示,在行业大发展之前先进行规范,也是为之后的发展铺平道路。
而在一年期百万医疗险强调了自己的短期身份后,和目前市场上由寿险公司和健康险公司才能提供的6年保证续保的长期百万医疗险相比,吸引力显然会下降。
接受第一财经采访的大多数业内人士认为,在百万医疗险市场上,长期险将成为趋势,尤其是新版《健康保险管理办法》明确长期医疗险可调费率更是助推其发展。
那是不是意味着只能做短期产品的财险公司将会退出百万医疗险的舞台?
“暂时不会。”一名在财险公司健康险部门有多年业务经验的业内人士表示,财产险公司也有自己的优势。
上述互联网保险平台高管认为:“百万医疗险的线下服务和理赔的性质,包括控费的方式,其实和车险有些类似,在这方面财险公司有一定的经营优势,但未来它们单纯卖这种短期健康险可能会遭遇一定的瓶颈。可能与自身的车险等场景结合起来销售会更好。而在这个市场,未来应该是专业健康险公司更具优势。”
李纯侃则认为,未来可能中长期险种和短期险种的费率会产生一定差异,这两者所适合的人群也会不尽相同,可以起到相互补充的作用。
关键词: 百万医疗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