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财经 > 正文

疫情影响:全球服装业步入寒冬

5月27日,I.T(00999.HK)发布2019年度财务报告。财报显示,报告期内,公司营收77.19亿港元,同比减少12.6%;毛利为47.34亿港元,同比减少16.1%;净亏损7.46亿港元;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亏损7.47亿港元。

I.T主要从事时装及配饰的销售业务,处于整个服装产业链条的下游。唇亡齿寒,服装产业的上游供应商如如意集团(002193.SZ),中游品牌方如阿迪达斯(PINK:ADDYY)、优衣库等国际知名品牌也艰难度日。

于是,在全球服装业陷入寒冬之际,很多服饰巨头将目光瞄准了中国市场。但近期,许多服装公司公布的财报似乎又给服装业泼了盆冷水,中国市场似乎也不像大家想的那么乐观。

全球服装业遭遇寒冬

运动品牌巨头之一阿迪达斯2020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该公司一季度净销售额为47.53亿欧元,同比下降19%;营业利润6500万欧元;净收入2600万欧元,同比降幅达96%。同时,该公司还预测:2020年第二季度的销售额降幅可能更大,预期同比下降超过40%,经营利润或将为负数。

3月17日,阿迪达斯宣布:出于对员工、客户和合作伙伴的健康和安全的考虑,将暂时关闭欧洲和北美的门店(包括品牌自营店和特许经营门店),以遏制新冠病毒传播。此举使得阿迪达斯在全球超过70%的门店处于关闭状态。

4月中旬,阿迪达斯再度发布声明表示,欧洲、北美、拉美、新兴市场、俄罗斯和亚太大部分地区,几乎所有自营和经销商门店都暂时关闭,以上市场的批发和实体零售活动完全停滞。

由于大面积关店,阿迪达斯库存高涨。财报显示:截至2019年12月底,阿迪达斯的库存从2018年底的34.5亿欧元提升至2019年底的40.9亿欧元。

不仅仅是阿迪达斯,休闲服巨头之一优衣库也无法摆脱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

近期,优衣库母公司迅销集团(06288.HK)公布了2020财年中期报告。财报显示:2019年9月1日至2020年2月29日的六个月间,迅销集团综合收益为1.2万亿日元,同比下降4.7%;净利润为1004亿日元,同比下滑11.9%。

此外,迅销集团预计:2020财年该公司净利润将同比减少40%,这是优衣库四年来利润首次下降。

前几个月,优衣库在中国大陆、韩国等地的众多门店也因疫情暂时关闭,这导致该公司营收受到极大影响。数据显示:2020年3月,优衣库中国门店销售额下跌40%左右,美欧地区同比下跌50%,日本则下跌28%。

但是近期,随着中国的疫情明显好转,优衣库自3月以来中国地区的门店正逐步恢复运营。据悉,中国市场是优衣库仅次于日本本土的第二大市场,占据该公司总营收的22.4%。截止2019年底,优衣库在中国约有750家门店。

中国成救命稻草?

于是,在外国疫情尚未度过危险期,服装业仍处于瘫痪之际,很多外国服装巨头纷纷加码中国市场。

“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爆发带来了十分严峻的挑战,即使是健康运营的企业也不可幸免。目前,我们专注于应对当前的业务挑战,并加倍聚焦我们在中国市场复苏和电商业务中所看到的机遇。”阿迪达斯首席执行官罗思德(Kasper Rorsted)表示。

优衣库大中华区首席市场官吴品慧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优衣库每年80-100间的开店计划不会改变。除在中国布局大量门店外,这里还是优衣库母公司迅销集团最重要的生产基地,其合作的242家服装加工厂中,有128家位于中国。”

除去中国市场已恢复正常消费活动这一因素,纺织服装品牌管理专家、上海良栖品牌管理有限公司创始人程伟雄还对外国服装品牌加码中国市场的其他原因进行了解释,他说:“中国市场的占比在全球消费占比上升很快;中国作为新兴消费市场需求比较多元,不同于欧美市场消费市场相对固化;本土市场用户对欧美知名品牌的崇拜,也让国际品牌比本土品牌更易于接受。”

同时,他也表示:“中国对于外国服装企业或许谈不上挽救,但至少在欧美市场受阻的情况下,加大新兴消费市场的投入与维护,这是任何全球品牌都会做的选择。”

蓝鲸财经记者还就此采访了CIC灼识咨询执行董事王文华,她解释道:“局部的增长也是只能缓解全球服装业下滑的颓势。对于中国市场的重视和投入在未来是可以预期的。世界层面整体经济的下滑势必影响人们的支出,从而影响人们的衣食住行的各个方面。中国市场应该是最先从疫情的影响下走出来的,全球的服装企业尤其是定位大众的服装品牌能够在中国市场保持增长也是需要跟上国内的消费者群体的特点,包括线上和平台的合作,线上线下系统的打通,营销的本土化等等一些列的问题。否则也不免会出现水土不服,黯然退出市场的情景。”

其实,中国市场似乎也不像大家想的那么乐观。

奥纬咨询公司(Oliver Wyman)调查结果显示:全球最大的服装市场——中国今年预计将萎缩15%,这相当于抹去了600亿美元的市值,且4月和5月在民众服装领域几乎没有报复性支出。

而且,很多服装外贸公司服务的大部分欧洲、美国客户已经暂停或取消订单。于是为了自救,不少外贸企业出口转内销,还尝试直播“带货”,转战线上。

市场萎缩,外来商品的不断涌入,出口转内销,商品数量远远超过了国内市场的承载量,一时很难消化,服装业或将迎来新一轮去库存的价格战。面对如此复杂、严峻的局势,服装企业究竟该如何破局?

王文华指出:“破局不是一蹴而就的事,需要服装企业在业务数字化、线上化方面以更早的时间开始准备和积累,更多地了解品牌定位的消费人群,研究他们的生活、购物的场景与习惯,在渠道和营销上利用数字化的工具调整公司的增长战略才是未来能够持续增长需要思考的问题。服装的需求始终是刚需,经济随着疫情的可控也会逐渐恢复常态化,服装的需求还是会逐渐释放出来,恢复增长的常态。只是疫情作为催化剂,会改变很多服装行业参与者在未来的战略和布局,未来的前景仍然是可以期待的。”(记者 付晓雅)

关键词: 服装业

热门资讯

最新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