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展望即将到来的“十四五”,业界普遍认为,资本市场在金融运行中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十四五”规划中,资本市场的枢纽功能有望得到强化,增强金融供给与实体融资需求之间的适配性。
从国内国际两个维度
赋能资本市场发展
“十三五”期间的一系列改革举措和注册制试点扩围,给资本市场的后续发展赋予了强大能量。那么,在“十四五”期间,该如何扎实推进资本市场各项工作呢?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的专家纷纷建言献策。
上海小郁资产总经理左剑明表示,要推进资本市场基础制度建设和促进资本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其中,基础制度建设方面,不仅包含发行上市环节,还应该加速推进淘汰退市进程,让资本市场成为有进有退自我循环、自我进化、自我升级的有效市场。
财信国际经济研究院副院长伍超明表示,要严控上市公司质量,加速上市公司优胜劣汰。监管部门要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方向不动摇,增加优质上市公司供给,同时加快完善退市制度,通过“吐故纳新”,不断优化市场生态。
这两年来,上市公司退市速度明显加快,且呈现出多元化态势。业界认为,这有利于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特别是以面值退市为主的多种形式退市渠道畅通后,A股市场加速出清效应越发明显。
除加快完善退市制度,伍超明同时提出,要进一步提高国内投融资活动的便利性,吸引更多国内外机构投资者参与资本市场投资,激发市场活力:一是加快优化上市公司结构。长期以来,国内上市公司结构与实体经济结构匹配度不高,亟待改善。如截至2020年6月末,国内金融业上市公司市值占A股总市值的比重超过20%,明显偏高,高于金融业增加值在全国GDP中的比重10个百分点以上;同期创新型、互联网科技上市企业规模则偏小、占比偏低。二是重视金融科技的引领作用。金融科技是资本市场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在未来国际金融竞争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是资本市场改革不可忽略的重要一环。
厦门大学王亚南经济研究院和经济学院教授韩乾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资本市场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四方面问题。
首先,既要在交易规则、市场惯例、行业准则和监管法规上与国际接轨,提高我国资本市场对国际投资者的吸引力,也要坚持符合我国市场实情且证明行之有效的规则制度。
其次,要注意对外开放可能给金融系统带来的风险和冲击,把握好开放的节奏和顺序。
第三,在股票二级市场交易方面,要建立和完善科学的交易机制和政策评估体系。
第四,要进一步提高债券市场的流动性,增强市场深度,提高债券对境外投资者的吸引力。注意控制好城投债、企业债的违约风险。
加快形成新发展格局
资本市场要勇挑重担
“十四五”规划中,资本市场会占据怎样的分量?对此,接受记者采访的专家发表了各自的观点。
“资本市场的发展在‘十四五’规划中的重要性应当比过去更高。”韩乾表示,改革开放到了攻坚阶段,国际形势严峻复杂。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资本市场的地位空前重要,它是促进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的重要场所,是吸引国际金融资源为我所用的重要渠道,是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减轻财政和银行负担的需要,也是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需要,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
畅力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宝晓辉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在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特别是大力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背景下,资本经营与生产经营紧密相连、相辅相成,企业运营发展离不开对资本进行有效的营运,通过资本市场发挥协同效应,使资本资源配置最优化,促使企业价值整体提升,谋求可持续发展。
伍超明表示,资本市场发展在“十四五”规划中的地位有望大幅提升,或成为金融体制改革的重头戏。
一是资本市场发展在中国经济结构转型中的重要性在提高。中国经济已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为推动经济发展由要素投入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加快新动能对旧动能的替换进度,需加快资本市场改革,提高以股权融资为代表的直接融资比重,增强金融供给与实体融资需求之间的适配性。
二是资本市场在形成双循环发展新格局中的枢纽平台作用将进一步强化。一方面,资本市场的改革开放,将进一步衔接好资金、技术和市场,有利于充分调动市场积极性,激发经济增长内在潜力和扩大内需市场;另一方面,资本市场将助力我国经济发展更好地利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也能让海外投资者分享我国经济发展成果,形成良性互动。
三是资本市场发达程度是一国金融实力的象征,面对日益复杂严峻的国际政治经济金融环境,成熟、稳健的资本市场是有效应对各类风险的有力保障,也是未来国际竞争的核心。中国需要牢牢把握住这一战略机遇期,推动资本市场加快发展。
宝晓辉强调,注册制下的中国股市更要注意监管效率问题。
左剑明建议,为了维护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打击证券违法行为应该抓典型,这样才能起到震慑力和警示作用。
(记者 朱宝琛)
关键词: 新发展,资本市场